加载中,请稍等...

 ;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拍卖精品 | 相关文章 | 留言评价

篆书轴


傅山《各体书册》绢本 章草、楷书、行书、隶书 14.5×23.1cm 湖南博物院藏

释文: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伤我心。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託,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霑野草。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

王子晋,谁能常美好。二妃游江滨,消摇顺风翔。交甫怀环珮,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暮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絃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復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鎰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

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顏閔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有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迺悟羡门子,啜啜今自嗤。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

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真山书。
钤印:傅山之印(白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常笑此两句,知己满天下,尚有己哉。何人不识。
与鸦噪鲍佐何异?高门悬簿,内热而耳。森然与槐柳齐列者,试问其知的有几人邪?动不为利,不贱门隶,顾不用相薄也。吾

师淶园先生,大阐伯阳奥义,正在齐物一章,孰知正味,孰知正色尽矣。宗语知有,不知有,说得开拓。前过古度斋头问:尭舜士阶,三尺茆茨不剪,是实尔不?既曰:铅松怪石不知在何处摆设,大家一笑。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寒虫临砌默,清吹裏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时物堪独进。春帆宜别家。辞君向沧海,烂熳从天涯。江上调玉琴,一絃清一心。泠泠七絃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餘钟磬音。
欲用禇河南小阴符法,生鞕不能连犿,手眼俱困。

李北海《三数日晴》一帖,全是晋字风韵,顷见所传碑版,皆无甚可观,恐是后人翻过者。《黄初上号表》传是梁鹄书,方板不韵,较之淳于长不翅天渊,名之浪得,多尔尔。
读书难字过,是老人真实话,不求甚解,亦是旷人通识,亦是嬾散人自然处,顷见人士以读书博学自雄者,见其所与致辨为胜,率皆人所易晓,不劳紬绎可知者,辄笔之以自鸣。至于精义奥物,皆寘而不论,岂得难字过不求解之宗耶。
钤印:公它山(白文)

生龙活虎此一老,痛哭长歌我不嫌。丁未冬为古古。
郭有道碑坏久矣,家藏一本不知为谁赝作,贫道谓之击模。近出《曹全碑》风韵不无,惜气魄狭小耳。首起君讳二字,居然典型矣。
贫道问为人处方数用人参,人遂谓贫道为人参医,贫道亦自信无他技,正如拙厨子,舍椒无他调和也。往往见下药者,与服药者,皆视人参为毒药,过于牵牛巴豆,寃哉。有人问贫道,亦有不用人参时否?后有人先自谓,敢服人参,而就贫道取方者可矣,如此。

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乘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炤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辘轳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石榴裙裾蛺蝶飞,见人不语顰蛾眉。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常熨恁尔嫵媚。
钤印:傅山私印(白文)
耳食之人谓《兰亭》不如《圣教序》,真是寱(呓)语。《兰亭》如褚河南初本飞行自在,彬蔚陆离,逕神 物也。如今所行本,有来禽抚定武,亦泥字耳。颖州绢本復不可得,难言之。

萦迴枫叶岸,留滞木兰橈。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若问前程事,孤雲入剡遥。
懒寻芳草径,来接侍臣筵。山色知残雨,墙阴觉暮天。鸎啼汉宫柳,花隔杜陵烟。地与东城接,春光醉目前。
少年曾临赵孟頫《中峰》《香山》诸帖,遂中其俗病如此。
医此俗病,每用《麻姑坛》,腕痛不能著力矣。
田彼南山,荒芜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箅。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钤印:傅山私印(白文)

朱骅题跋: 倦只尺太原,不能亲灸提命,是为歉然耳。康熙戊午端阳前三日,滑台思园□骅谨识。
钤印:朱骅之印(白文)、龙庵(白文)
何绍基题跋:误信山阴笔阵图,纵横排比总书奴。麻姑坛记堪医俗,除却真山解道无。苏溪前辈出示青主妙墨,漫题四句。道州何绍基。
钤印:子贞(朱文)

罗涛题跋(略)

  此册为傅山用章草、小楷、行草、隶书录自作诗数首,兼有论书札句、唐诗等,信手拈来,可窥其对各种书体、各种风格涉猎之广、之深。后有清人朱骅、何绍基等题跋。

【资料来源】湖南博物院网站
《中国法书全集》-16-清代-1(文物出版社,图版 P132~151.)

返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