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授衣帖
王献之《授衣帖》(选自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淳化阁帖》法帖第九卷 晋王献之一)
释文:献之死罪。授衣诸感悲情,伏惟哀慕兼恸,痛毒难居。见徐俊并使君书,承比极胜,但承此凶问,当复大顿耳。比日忧驰,无后意,不审尊体云何?脚及耳痛气,得此哀号,何如?先大恶时灸创,特不堪此,不乃为患,眠食几许,使君今地,实难为识。然所以为识,政在此耳。
王献之《授衣帖》,行草书,十二行107字,入刻《淳化阁帖》卷九。
此帖向友人表达悲伤的心情并对朋友的脚气和耳痛病表示关心。此帖墨迹本宋朝尚存于世。南宋以后此帖墨本不见于著录。
此帖属于行草书,但并非单个字的体式兼行带草,而是有些字属于行书,有些字属于草书,行书字势和草书字势交替出现,草书字多于行书字。
开篇的“献之死”三字即作连笔草书,这类笔画连属的草书字群,在帖中反复出现,时而过渡到独体草书,时而转为独体行书,书法的“形”“势”由此呈现出一些变化。由帖中的连笔草书与独体行书的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献之的书法张力。
此帖是魏晋法书里少见的一例长篇,写时需要种种手法来铺垫。此帖的字法,有些字接近其父王羲之,但无王羲之的紧敛收束之态,而是一副“风行雨散”的模样。
【资料来源】《中国法帖全集》-第一册-宋《淳化阁帖》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3月,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