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于右任(1878-1964)
于右任《草书“双调人月圆”并“西安负土塚碑铭”册》纸本草书 25.5×17.5cm×12 来自西泠拍卖2006春拍
释文:
《双调人月圆》(回忆)
山河表里风云会,曾记我来思,买牛学稼。呼鹰结客,驻马寻碑。
酸甜戏耳, 苏辛为友,李杜为师。八年血战,不为名将,泪洒关西。
《西安负土塚碑铭》
(一)殉难人民碑。长安之民为革命守长安之城,为革命有以牺牲而求解放兮,将脱人群于锁钮;世方同此饥疲兮,鬱长围之既久;竚白日兮青天,慰幽灵兮不朽!
(二)阵亡将士碑。民族之战士,战于是,守于是,葬汝骨于是。世界不平,决然扫荡。民生困穷,孰为此状。以主义为垣墉,以精诚为甲仗。碧血兮人间,繁华兮塚上。革命成功兮歌永壮!
款署:三十四年(1945年)六月二十四日,于右任录于重庆。
西泠拍卖2006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
估价:RMB 30,000-50,000
成交价:RMB 101,200(含佣金)
拍卖日期:2006-07-15 下午15:00
此册十二页,是 1945 年 6 月 24 日于右任于重庆录其旧作《双调人月圆》及《西安负土塚碑铭》。
《西安负土塚碑铭》是为纪念一九二六年春至冬将近八个月,西安城被北洋军阀镇嵩军头目刘镇华围困而死难的人民与阵亡将士而作的碑铭。当时十万镇嵩军兵临西安城下,而城内仅有李虎臣的四个团和杨虎城的三个旅以及卫定一的两个团,三股力量总共也就一万余人,其实力悬殊,三股力量在中共西安组织的推动下,将守城部队合编为一个军,由李虎臣执帅,实行分区防务。史称“二虎守长安”。当时于右任得知西安被困之险情,万分焦急,受李大钊委托远赴莫斯科敦请冯玉祥回国,九月冯玉祥接受于右任之邀,从苏联回国,在内蒙古五原誓师,集结原国民党部队组成国民联军,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发起总攻,在内外夹攻下,终使围困八月余的西安军民脱以水深火热。为纪念此次战役,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于右任、杨虎城等将士率革命联军驻陕驻陕总部在西安北门内(即革命公园内)举行规模浩大的公葬仪式,大祭仪式不论是冯玉祥、于右任等将领,还是民众皆从北郊荒滩装满一袋袋黄土背负现场倾倒坟墓之上,堆成现存革命公园内的两座大坟。
此时去公祭日已逾十八个年头,正值八年抗战胜利的关键时期,彼时于右任身处重庆。他怀着对抗战英烈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饱含辛酸之苦情挥毫写下《双调人月圆》,并录此碑文。点点笔墨滴滴泪,将对死难军民的哀思倾注笔端。观此作何异于颜鲁公闻知贤侄季明阵亡沙场所作《祭侄文稿》的哀痛与凄切!
此作品融合了魏碑的用笔特色,线条刚劲有力,又不失草书的灵动流畅。笔画粗细多变,通过提按、轻重、缓急的精妙运用,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文中部分笔画厚重沉稳,仿若千钧之力,而另一些笔画则轻盈飘逸,恰似行云流水。
声明:资料仅作学习借鉴参考,本站不能保证所有拍卖品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