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怎样临习《包山诗》11
作者:马于强 来自网络
6.平中求险。清傅山《霜红龛集》中曾言:“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的确,小楷虽要求平正,然不应被正所束缚。平中求险无疑会给小楷增添很多趣味性。图一中的几个字虽建筑在乎正的基础上,却都有“险”的特色。如“眷”字,上部分稍向左倾,而重重的一捺将其拉正,稳定了该字,但这一斜一正却无疑使字表现得更为灵动。
7.增减笔画。为增强小楷的艺术效果,王宠还善于在字的增减笔画上做文章。增加笔画主要是以点、短横等形式出现。如图二中的“石”字增加了一小点,这样就使得一些相同的字有了变化。此外如“回”“漰”二字则采用了繁复的笔画,以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可读性,这也是小楷的结构特征之一。这些写法主要是借鉴了行草书结构特征而演变过来的。这样在符合文字的规范结构范围进行删减个别笔画,会给读者一种新颖感。
8.笔画变换。王宠小楷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于“变化”。它不光是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来改变字形结构,赋予其书一股很强的生命力,而且还善于在每个字当中采取变换笔画的书写方法来实现这一“变”字。如图三中各字。其中“萦”字下部分“小”部变换为三点,“赤”字也以四点代替字的下部分。这些不同一般的书写方法,使得其小楷愈读愈有味,每临一遍都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
9.移位变化。如图四中的“胸”“岛”“壁”三字,通过位置的移变令观者感到耳目—新。这种变化通常体现在左右、上下结构中。如“胸”字,本来是左右结构,而作者却把“月”旁下移,变成了上下结构的字;“岛”字本来“山”要在“鸟”里面,而现在却也成了上下结构的字;“壁”字原本是上下结构的字,通过把土旁左移,变成了左右结构的字。这种移位法可以改变人们的视觉感受,在书法创作中适当使用,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