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作品欣赏 | 相关文章 |
饶介(?-1367)
字介之,号芥叟,别署醒樵、醒翁、华盖山著书者、华盖浮丘先生童子、紫玄洞樵,临川(在江西省抚州)人。为元末大文人丁复之婿,爽畅博学,尤嗜翰墨吟咏。初官元朝翰林应奉,出佥江浙亷访司事,分守吴中。家采莲泾上,日延儒绅,流连觞咏,谈弄篇翰。张士诚起事反元称王,至正十六年兵克平江(苏州),张氏慕其名,盛情邀为左右,官至右丞。至元二十七年(1367)大将军徐达攻克吴地,张士诚等被俘押入应天,饶介不降被杀。因此,明人以其曾为元朝官员,之后又力助张士诚争天下,将其视为不良之辈,其人其艺皆被历史风云封杀掩盖。
饶介博学,有口才,倜傥豪放,家中收藏历代名家法书碑帖甚多,其中《兰亭》刻本就有数十本,晚始获定武本兰亭,视若拱璧,因其所见搏,故自能出入风雅,自成一格。饶介尤善草书,由怀素、张旭上溯晋之二王,写得圆融畅朗,骨力清劲,十分飘逸,兴得使转之法。饶介为翰林院应奉时,在书法上受到康里巙巙亲授,成为其最重要的传承人。《寓意编》云:“饶介之草书韩、柳二文,韩、柳文妙绝今古,《送孟东野序》《梓人传》乃其尤者。”巙巙最喜唐代韩、柳之文,有草书《梓人传》《谪龙说》等传世,饶介深受乃师影响,亦有草书《梓人传》流传,是否临写巙巙之书亦未可知。陈基评其书谓:“介之草书尤瑰诡逸群可喜,观其势殆不至于圣不止也。”姜绍书亦评其行草书柳文卷谓:“入山阴堂庑,有纯绵裹铁之致,此卷大令法,草韩柳文,醉墨淋漓,凤翥鸾翔,似奇反正。”可见其草书在当时已负盛名。
饶介虽师承巙巙,然临池涉猎颇广,《江村销夏录》载其“仿四家书卷”,分别是临右军书、章草《诸葛武侯隆中对》及颜真卿楷书等。蒋谊跋饶介书张雨《蕉池积雪诗》曰:“斯卷乃饶介之临张伯雨书、刘师鲁诸作字法,遒劲藏圆动于笔端。”张雨为名道士,在社会上影响很大。饶介有书法曾落款“华盖峰浮丘先生童子紫玄洞饶介”,可知有向往道家之举,故与张雨交往在亦师亦友之间。从饶介墨迹中确实能看到张雨的结构笔法影子,张雨书法师赵子昂,饶介受间接影响而上追右军一系。《六研斋笔记》谓“饶介书圆劲畅朗,神追大令”,也有这层意思。元末大书画家倪瓒家有“云林”匾,饶介经常在其家聚会,评匾字曰:“云字正摹天台‘白云寺’额,林字摹庐山‘东林’字额,右军得意书也。”(《历朝诗话》)倪云林不但服其鉴赏,更赞赏其翰墨,谓其草“不减怀素,至今人家多有之。”由此可知其影响之巨大。
元明文献中有很多关于饶介精行草书的记载,元末杨瑀赞其书“所谓鸷鸟举而风迫之,瑰诡逸群可喜。”陶宗仪明初作《书史会要》,因政治原因,只能简言其草书“飘逸”。永乐后禁忌稍松,其友人释道衍评价他:“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皆与交。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解缙《续书评》曰:“饶介之卞庄刺虎,功倍力省。”特指饶氏临池功夫深而悟性强也。金问跋《蕉池积雪卷》谓其书“若惊鸿跃鲤,无窘束留滞之迹。”祝允明《书述》亦曰:“饶介如时花沐雨,枝叶都新。”皆谓饶氏能冲出子山藩篱有创新之意耳。
现饶介有不少存世作品,诸如《自书五言古诗卷》及《中峰幻住像偈卷》,以行为主,间以草书,长篇大卷,笔力精致,气韵雄逸,意味深长,颇有右军、子昂及张雨意象;《衰病不得时帖》及《士行国士帖》,以草为主,间以行书,线条流畅,收放自如,风流潇洒,清丽多姿,生动自然。饶氏之书比之乃师子山,虽少了些劲捷骏逸,则增加了不少点画变化及笔法内涵,更加耐人寻味。
饶介书法对明代的吴门书风影响很大,明初书坛的“二宋”宋克、宋广均出自其门下,后来的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祝允明也深受他的影响。
【作品欣赏】↑TOP
饶介《兰亭帖》纸本册页,21.7×21.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饶介《士行帖页》纸本行草书,28.4×32.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饶介《书中峰幻住像偈册》纸本行书 26.3×109.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饶介《书五言古诗卷》纸本草书 26.2×362.5cm 134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饶介《题易先生所书诗册》纸本行书 27.2×33.8cm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北山堂捐赠)
饶介《书七言律诗二首》纸本行书 24.5×49.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饶介《致士行国士先生尺牍》纸本行书 29×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饶介《答惟允三首帖》 纸本行书 27.7×27cm 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
饶介《蕉池积雪诗》
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卷》藏经纸本,29.8×599.1cm 1361年 香港苏富比2025春拍
饶介《楠木帖》纸本行书 27.2×36.2cm 美国程可庵氏旧藏(嘉德2006年秋拍 )
【相关文章】↑TOP